五字成语
改弦更张
gǎixiángēngzhāng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不~,使吏有士君子之行,而欲民生蒙福,教化淳美,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七
日期 2025-10-12 阅 9
挺而走险
tǐngérzǒuxiǎn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不要把他逼上绝路,否则他会~的。
日期 2025-10-12 阅 10
扬幡招魂
yángfānzhāohún迷信做法,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比喻宣扬或企图恢复已经死亡的旧事物。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1回设香案,铺祭物,列灯四十九盏,扬幡招魂。”无
日期 2025-10-12 阅 11
一齐众楚
yīqízhòngchǔ犹一傅众咻。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明·王守仁《与辰中诸生书》绝学之馀,求道者少,一齐众楚,最易摇夺。”无
日期 2025-10-12 阅 11
不便水土
bùbiànshuǐtǔ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同不服水土”。无无
日期 2025-10-12 阅 13
枝布叶分
zhībùyèfēn比喻后裔支派分布甚广。《左传·隐公八年》胙之土而命之氏”唐孔颖达疏子孙繁衍,枝布叶分,始承其本,末取其别,故其流至于百姓万姓。”无
日期 2025-10-12 阅 10
王贡弹冠
wánggòngdànguàn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作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类相庆。亦作王阳在位,贡公弹冠”。无无
日期 2025-10-12 阅 11
昏头转向
hūntóuzhuǎnxiàng头脑发昏,迷失方向。无无
日期 2025-10-12 阅 11
东支西吾
dōngzhīxīwú指说话办事含糊敷衍。《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妙观]下第三局时,频频以目送情。小道人会意,仍旧东支西吾,让他过去。”无
日期 2025-10-12 阅 10
天塌地陷
tiāntādìxiàn天坍塌,地裂陷。比喻重大灾变。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我有了这件东西,说到得了天塌地陷也是瞎话,横竖咱们大清国万万年,我邓振彪也万万年了。”一阵机关枪响之后,紧接着就是~似的几阵大声,门窗震动。★冰心《我的邻居》
日期 2025-10-12 阅 11
五步成诗
wǔbùchéngshī唐史青能五步成诗◇用以比喻才思敏捷。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无
日期 2025-10-12 阅 10
不言而喻
bùyánéryù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你想他们这朋友之乐,尽可~了。★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一回
日期 2025-10-12 阅 10鼓旗相当
gǔqíxiāngdāng两军对敌;对抗。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同旗鼓相当”。《后汉书·隗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无
日期 2025-10-12 阅 11
水龙吟辛弃疾
辛弃疾《水龙吟》,辛弃疾《水龙吟》辛弃疾辛弃疾老来曾识渊明①,梦中一见参差是②。觉来幽恨③,停觞不御④,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⑤,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⑥,东篱自醉⑦,应别有,归来意。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⑧。吾侪心事⑨,古今长在,高山流水⑩。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11)。甚东山
日期 2025-10-11 阅 12画地成牢
huàdìchéngláo比喻只许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同画地为牢”。清·王夫之《薻斋诗话》卷二诗之有皎然、虞伯生,经义之有茅鹿门、汤宾尹、袁了凡,皆画地成牢以陷人者,有死法也。”无
日期 2025-10-11 阅 10弄粉调朱
nòngfěndiàozhū①指以脂粉饰容。②比喻雕琢辞藻。无无
日期 2025-10-11 阅 15假眉三道
jiǎméisāndào方言。装模作样。无无
日期 2025-10-11 阅 10不绝如带
bùjuérúdài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兒就要断掉的带子一样。《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比来尘网荆榛,偏弦奏响,国学陵迟,~。★卷眖《序》
日期 2025-10-11 阅 9两道三科
liǎngdàosānkē说三道四,花言巧语。无无
日期 2025-10-11 阅 12亡国之音
wángguózhīyīn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又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史记·乐书》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卿勿为~,使人悒悒。★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林四娘》
日期 2025-10-11 阅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