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网

最近更新

  • 各个击破

    各个击破

    各个击破,发音gègèjīpò释义各个:逐个;击:攻。军事术语。指利用优势兵力将被分割开的敌军一部分一部分消灭。有时也比喻将问题逐个解决。出处示例集中红军相机应付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日期 2025-02-15  阅 137  
  • 前前后后

    前前后后

    前前后后的意思前前后后的读音和出处,前前后后的名称"˃成语名称:前前后后成语拼音:[qiánqiánhòuhòu]成语解释:详情,细节,里里外外成语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1回:“伍星把朱吉利害之言,前前后后一一说了。”成语例句:钱宁《圣人》第九章:“车行的队伍,也不复壮观

    日期 2025-02-15  阅 143  
  • 杀人如麻的意思

    杀人如麻的意思

    杀人如麻,拼音shārénrúmá注音ㄕㄚㄖㄣˊㄖㄨˊㄇㄚˊ解释杀死的人像乱麻一样数不清。形容杀人极多。出处唐李白《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例子儿自幼随父出征,杀人如麻,何曾有为祸之理?今杀妖人,正绝大祸,安得反为我祸?(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

    日期 2025-02-15  阅 160  
  • 经年累月

    经年累月

    经年累月,拼音jīngniánlěiyuè注音ㄐ一ㄥㄋ一ㄢˊㄌㄟˇㄩㄝˋ解释经:经历;经年:成年;累:积累;累月:连月。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形容经历很长时间。出处隋薛道衡《豫章行》:“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例子他天天下班后练字,经年累月,居然

    日期 2025-02-15  阅 139  
  • 似水流年的意思

    似水流年的意思

    似水流年,拼音sìshuǐliúnián注音ㄙˋㄕㄨㄟˇㄌ一ㄡˊㄋ一ㄢˊ解释流年:光阴。光阴像川流不息的江水;一去不复返。比喻光阴过得很快。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例子青春岁月似水流年,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段时光。正音“似”,不

    日期 2025-02-15  阅 158  
  • 龃龉不合

    龃龉不合

    龃龉不合,发音jǔyǔbùhé释义龃龉:上下牙齿不相配合。喻意思不合,有分歧。出处宋·陆游《贺吏部陈侍郎启》:“然贤能之进,常龃龉而不合,亦稀阔而难遭。”示例..

    日期 2025-02-15  阅 141  
  • 黜陟幽明

    黜陟幽明

    黜幽陟明,拼音chùyōuzhìmíng注音ㄔㄨˋ一ㄡㄓˋㄇ一ㄥˊ解释见“黜陟幽明”。出处《宋书·邓琬传》:“孤以不才,任居藩长,大惧宗稷,歼覆待日。故招徒楚郢,飞檄京甸,志遵前典,黜幽陟明,庶七庙复安,海昏有绍。”..

    日期 2025-02-15  阅 136  
  • 明察秋毫的意思

    明察秋毫的意思

    明察秋毫,拼音míngcháqiūháo注音ㄇ一ㄥˊㄔㄚˊㄑ一ㄡㄏㄠˊ解释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现象。目光犀利;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例子余

    日期 2025-02-15  阅 140  
  • 栉风沐雨

    栉风沐雨

    栉风沐雨,拼音zhìfēngmùyǔ注音ㄓˋㄈㄥㄇㄨˋㄩˇ解释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沐甚雨,栉急风。”例子栉风沐雨三十余年,扫荡群凶,与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用法联合

    日期 2025-02-15  阅 191  
  • 取法乎上

    取法乎上

    取法乎上,拼音qǔfǎhūshàng注音ㄑㄨˇㄈㄚˇㄏㄨㄕㄤˋ解释法:标准,规范。取上等的为标准,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出处老舍《我怎样写火葬》:“假若文艺作品的目的只是为给人娱乐,那么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作品便根本不应存在。我们似应当‘取法乎上’吧?”用法作宾语、定语

    日期 2025-02-15  阅 155  
  • 心有余悸什么意思

    心有余悸什么意思

    心有余悸,拼音xīnyǒuyújì注音ㄒ一ㄣ一ㄡˇㄩˊㄐ一ˋ解释指可怕的事情虽已过去;心里还感到害怕。悸:因为害怕而心跳。出处柳洲《风雨桃花洲》:“谈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赵老大心有余悸地说:‘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庄稼全毁了。’”例子如果他第一次在路上遇到的只是井绳,他就不会心有余悸

    日期 2025-02-15  阅 135  
  • 稍纵即逝

    稍纵即逝

    稍纵即逝,拼音shāozòngjíshì注音ㄕㄠㄗㄨㄥˋㄐ一ˊㄕˋ解释纵:放松;逝:失去。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出处清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若宽而生玩,则不惟未戒者不戒,即已戒者亦必复食,稍纵即逝,恐不可挽。”例子事机万变,稍纵即逝。(蔡东藩、许廑父《民国

    日期 2025-02-15  阅 148  
  • 皮开肉绽

    皮开肉绽

    皮开肉绽,拼音píkāiròuzhàn注音ㄆ一ˊㄎㄞㄖㄡˋㄓㄢˋ繁体皮開肉綻解释绽:裂开。皮肉都裂开。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出处元郑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打得皮开肉绽碎了骨头。”正音“绽”,不能读作“dìng”。辨形“绽”,不能写作“现”。..

    日期 2025-02-15  阅 166  
  • 报仇雪耻

    报仇雪耻

    报仇雪耻,发音bàochóuxuěchǐ释义指报复冤仇,洗刷耻辱。出处《水浒传》第九八回:“主女琼英,素有报仇雪耻之志。”示例虽然报仇雪耻,从来不曾放在考虑之列;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兔先生却是明白的。★聂绀弩《兔先生的发言》近义词报仇雪恨反义词忍辱负重忍气吞

    日期 2025-02-15  阅 139  
  • 呲牙咧嘴

    呲牙咧嘴

    龇牙咧嘴,拼音zīyáliězuǐ注音ㄗ一ㄚˊㄌ一ㄝˇㄗㄨㄟˇ解释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咨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例子峻青《秋色赋故乡杂忆》:“潍河两岸上的狗,吃死尸都吃红了眼,见了生人就龇牙咧嘴。”正音“龇

    日期 2025-02-15  阅 138  
  • 变化无常

    变化无常

    变化无常,发音biànhuàwúcháng释义无常:没有常态。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出处《庄子·天下》:“忽漠无形,变化无常。”示例近来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又大雨倾盆。近义词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变幻莫测反义词一成不变原封不动依然如故..

    日期 2025-02-15  阅 139  
  • 13点

    13点

    十三点,意指痴头怪脑、愚蠢无知者,与北方方言“二百五”相近。由于它是一个吴语俗语,所以很难确定其产生年代和原因,故“十三点”一语说法众多: ① 源于故事传说,明末清初,在上海南市小东门有个名叫石三的,为人老实,常被人戏弄。一次,有人引他去赌牌九。石三拿了一张幺五、一张幺六,以为是一对,喜极欲狂。其

    日期 2025-02-15  阅 147  
  • 因噎废食

    因噎废食

    因噎废食,【成语拼音】:yīnyēfèishí【是否常用】:常用成语【感情褒贬】:贬义成语【结构类型】:偏正式成语【形成年代】:古代成语【标准拼音】:噎,不能读作“yī”。【繁体字形】:因噎廢食【英文翻译】:giveupeatingforfearof

    日期 2025-02-15  阅 140  
  • 声名鹊起

    声名鹊起

    声名鹊起,【成语拼音】:shēngmíngquèqǐ【是否常用】:一般成语【感情褒贬】:中性成语【结构类型】:主谓式成语【形成年代】:近代成语【繁体字形】:聲名鵲起【英文翻译】:risetofame声名鹊起意思解释: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出处:清李斗《扬州画舫录·

    日期 2025-02-15  阅 177  
  • 势不两立

    势不两立

    势不两立,拼音shìbùliǎnglì注音ㄕˋㄅㄨˋㄌ一ㄤˇㄌ一ˋ繁体勢不兩立解释两立: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正音“不”,不能读作“bú”。辨形“两”,不能写作“二”。辨析见“不共戴天

    日期 2025-02-15  阅 145  
首页 上一页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尾页